林後四林園區內獨有的文化餐食饗宴,集結了周邊原鄉部落及泗林社區的在地特色點心,匯集成餐桌體驗內容,並且直接在園區的無患子林下,以森林餐桌的形式呈現,從林後園區導覽員帶領認識二峰圳歷史故事與周邊生態圈介紹開始,讓大家從視覺出發再走向味覺體驗。聯手設計這個餐點的兩位夥伴阿力夫及小琳師婦說道:通常,形容水流會合之處,稱之為「匯流」,而在林後四林二峰圳的匯流是「文化」。林邊溪流經來義鄉,之後來到出山口的二峰圳,帶來了豐沛的伏流水,更匯集創作能量到此地,共同策劃結合地方特色,串連地域與人群關係的Ki-play 峰・餐桌,要旅人吃得「森」心舒暢,找回吃的節奏。
◉ 適合親子互動、學校團體的獨特體驗遊程。
◉ 二峰圳藝術手作體驗。
◉ 耳朵聽我!二峰圳文化匯集生態走讀(需加購)
◉ 二峰圳流域主題餐桌品嚐
◉ 體驗二峰圳流域的藝術手作溫度
二峰圳流域的人文藝術精彩度需要你親自蒞臨感受,遊程內容邀請來義鄉義林部月桃編織藝術家 河蘭英藝術家等,在遊程中帶領學習排灣族工藝體驗內容,透過技藝的傳遞,分享排灣族藝術美學,看見部落取材於山林的工藝技術。
◉耳朵聽我,二峰圳故事導覽(需加購)
二峰圳位於臺灣屏東縣來義鄉,自1921年5月開工,至1923年5月完工使用。二峰圳由當時任職於屏東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的鳥居信平規劃,以時任台糖株式會社社長山本悌二郎之雅號山本二峰,而命名為二峰圳。遊程邀請南台灣知名曾昭雄(水牛)老師擔任故事分享者,生動的分享故事內容,認識二峰圳故事歷史脈絡。
◉二峰圳文化匯集在峰・餐桌
循著二峰圳的脈絡,用在地好味道作為載體串連,打造屬於二峰圳的『峰・餐桌』,我們也將部落食知識與飲酒文化加入餐桌,連結園區生態資源場域,創造部落與園區共好的互動學習模式,透過遊程的內容設計,認識林後四林園區與二峰圳的串連。
阿力夫・蘇比力克,泰武鄉佳平部落人,舊式咻掰文創負責人
小琳師婦,潮州鎮泗林社區人,厚禮家麵包負責人
kiplay 峰。餐桌由阿力夫設計規劃,邀請厚禮家小琳師婦參與其中餐食設計,希望透過看見地方與找出地方特色人事物最為發展,規劃設計出符合在地的遊程或商品。ki-play峰・餐桌是以二峰圳故事為出發,發掘並重組二峰圳流域中的在地美食與創意文化內容。用在地日常美食文化匯集做載體,讓大家從餐桌吃到二峰圳流域居民日常餐桌美食。
◉本活動山林體驗活動,文化體驗必含葷食,若為素食者,部分餐點無法享用還請見諒。
◉餐桌會提供非一次餐具,若有個人衛生考量,可自行攜帶個人環保餐具
◉敬請自備防曬衣物(帽子、袖套)及雨具、水壺、防曬油,個人隨身藥品:如暈車藥、感冒藥、防蚊蟲液等。請盡量穿著排汗快乾衣褲、易於步行之鞋類(勿穿著有跟的鞋類與露趾拖鞋),擔心曬傷則以長袖、長褲為佳,並勿穿著光鮮亮麗之衣物。
◉若活動當天氣狀況不佳,或遇豪大雨、打雷、風勢過大、颱風來襲等不可抗力之因素,基於安全考量,將視情況決定活動是否取消退費,主辦單位保有延期出發或全額退費之權利。
◉成團人數為5人,若人數不足,將在出發前7天通知取消行程,並辦理全額退費